<
    真空包装袋里分别装了刚刚杀好的土鸡、土鸭;一大包平日自己都不舍得吃的红菇、大干贝;连夜亲手包的燕皮、扁肉;用来拌面一绝的沙茶酱……满满的都是一个老父亲的爱。

    古人们见了也不由感慨:“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……老父也是如此啊!”

    清朝,乾隆却对那个行李箱感兴趣,忙叫人画了下来,送进宫中造办处:“后人在行李上装轮子和拉杆?倒是有趣,也能给奴才们省点劲,叫造办处的太监做上一个来瞧瞧。”

    林菱吃完饭,约的私家车也来了。

    她帮着两个爷爷放行李,顺便和直播间说:

    【我们要先搭车去镇上长途车站坐大巴,到了市里才有动车站。所以一路上要换乘三次呢,这还不算,我们这儿去西安就算动车也得坐十三个小时,所以我特意买了商务座,至少还能躺一下休息,不然怕老人家受不了,这么算一下,到西安北都晚上十点了。】

    【白鸟:哇,那一整天都得在车上了,确实辛苦。】

    林菱跟着叹气:“没办法,确实距离太远了,一千七百公里不是开玩笑的哎!不过,因为我俩爷爷都没坐过动车,还是想带他们体验体验,等我们从北京回程的时候还是坐飞机算了。”

    诸朝的人却满脸问号:?

    什么?从闽地到西安,一千七百公里,只要十三个小时?

    在林菱没有直播的那两天,诸朝反复看了她群发的私信,因此都因系统的观看时长提醒学会了如何换算后世的时间单位。

    30分钟,是两刻钟。

    一个小时,便是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那如今林菱说,他们横跨一千七百公里,竟然只要六个半时辰!!

    虽然每个朝代的度量衡不大相同,但是闽地与西安这个两个地方在哪儿终究是不会变的,于是各自稍稍换算便也知晓这“一千七百公里”在本朝是多少里了……

    秦朝,嬴政也不禁有些晕眩。

    “世上竟有如此神速之车架……”

    若是在大秦,如此遥远的距离不走上一年半载又怎么可能到达呢?

    先前所见的后世车辆,好似没有那么快速啊……

    只近距离见过林菱骑三蹦子那颠簸摇晃、轰隆隆作响的嬴政怎么也想不到日行千里的“动车”究竟是何等模样呢?

    “日行千里原来并非梦境……”

    汉朝,刘彻曾有效仿秦始皇率群臣前往泰山封禅的念头,只待自己征伐匈奴有功便施行,故而早已下旨泰山极其旁邑、途径郡县年年修缮驰道,他对长安前往泰山要走多长的路、花费多少时日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长安前往泰山,若换成后世那“公里”,足有八百多公里,便是日日不停歇,日行百里,也得花费尽九十日。

    而后世“一千七百公里”,只需要六个半时辰!

    刘彻早膳用得都不香了:他想立即看到那日行千里的动车!

    唐朝,作为一个征战半生的战神皇帝,李世民对这个距离更有感触,他打过不少“速战”,也指挥过不少急行军的战役,距离最近的便是他正月命李靖率领3000骑兵,冒着严寒从马邑(山西朔州)直奔恶阳岭,打得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措手不及,李靖得以一举进击定襄(山西忻州)攻入城内。

    马邑离定襄145公里,李靖率军驰如闪电片刻不歇也耗费了五个时辰!而李靖手下的精锐骑兵也几乎是大唐手里最快的兵种了。

    而后世日常出行便已能达到一日千里……

    那他们的战争又该有多么的快!

    李世民神色严肃了起来。

    宋朝,最激动的人却是赵光义。

    他先前便对后世的各类车辆都颇感兴趣,如今知晓竟然还有更快的车,顿时心驰神往,恨不能亲眼睹之、亲身乘坐。

    “真不知那是何神物啊!”赵光义对埋头批阅奏折的赵匡胤感叹,又为自家兄长的平淡而奇异,“官家为何不奇?”

    赵匡胤只笑了笑:“如此神物不得朕所用,又何必惊奇?何况林小娘子必会带吾等领略那动车之神奇,稍安勿躁便是。”

    作为与李世民一般戎马半生的皇帝,赵匡胤也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,他脑中也将这时速估计了一遍,却格外冷静:就是辽人的骑兵也达不到这样的急速,他们连林小娘子的三轮车都造不出来,何谈如此神物?

    既然无法肖想,也不必激动了。

    他的心就像渐渐熄灭的蜂窝煤——蜂窝煤倒很好!

    明洪武年间。

    朱元璋却震惊地想:“林姑娘竟然还嫌这动车时间太长?”

    若是给咱一辆动车,咱从南京出发攻打北元,朝发夕至,咱甚至能追着北元打过那罗刹国的都城去!

    朱棣更眼馋那飞机了:“爹,因为后世乘风而起的飞机比那动车还更快!您没听天灵灵地林林姑娘说嘛,她觉着一连坐六个时辰的车太辛苦,回头要坐飞机回家呢!”

    朱元璋听了不由嘀嘀咕咕:“实在娇气。”

    六个时辰又什么好抱怨的!咱一路乞讨的时候,可是凭着一双脚从凤阳一路走到山东!而且每到一处都是饿殍遍野,他不仅连个能落脚的地儿都没有,还忍饥挨饿,好不容易在皇觉寺落脚,黄河却又决了堤!

    元廷征调了数万民夫挖河道,却不给民夫吃饭,累死了人就地掩埋,民怨沸腾,起义的星火瞬间燎原。